國醫大師朱良春,生于1917年8月,江蘇鎮江市人。早年拜孟河御醫世家馬惠卿先生為師。繼學于蘇州國醫??茖W校,并于1938年畢業于上海中國醫學院,師從章次公先生,深得其傳,從醫已逾70載。2009年被國家評為國醫大師。2015年12月14日,朱良春因突發肺栓醫治無效在南通中醫院去世,。當時,朱良春已經98歲高齡,每天依然忙個不停,但從來不會感到疲憊。難道他真的有所謂的仙丹妙藥不成?其實,仙丹妙藥沒有,只不過是一碗粥而已,朱良春稱之為"長壽粥"。
長壽粥的制作方法并不復雜:
材料:黃芪250克,綠豆50克,薏仁50克,扁豆50克,蓮子50克,大棗30克,枸杞10克。
制法:把黃芪放到沙鍋里,加適量水先泡20分鐘,然后煮15分鐘,把水潷出來,再加一碗水,煮開之后也潷出來,最后把這些水合在一起,用黃芪水去煮粥。把綠豆、薏仁、扁豆、蓮子、大棗清洗干凈,倒進沙鍋,再倒進黃芪水,蓋上蓋,開大火,煮開之后換小火煮40分鐘,把洗干凈的枸杞倒進去,再煮10分鐘即成。
用法:煮出來的粥是五天的量,可一次由五個人分食;也可每天吃一碗,分五天食。另外,如果人數不定,煮粥材料也可按比例增減。
那么,為什么長壽粥會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中醫認為心主血脈,主神明,心的功能正常,則氣血運行正常,精力充沛,而苦入心,帶點苦味的蓮子正好能夠清心養心,同時綠豆也是入心經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肝藏血,主筋,肝經氣血充足則筋得其養,體力強健,而枸杞是入肝經的,是補肝的佳品。脾主運化、升清,是后天之本,承擔著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脾失健運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紅棗、薏仁、扁豆都是健脾的。肺主氣、司呼吸,管人體氧氣供應和輸送,肺氣足了生機才會旺盛,薏仁補肺清熱化痰的功效非常好。腎藏精,主骨生髓,腎精不足則腦髓失養,蓮子、薏仁、枸杞都入腎經,對腎有補益的作用。
總之,這幾樣東西合在一起就能滋補調和五臟,使正氣充足,精力體力旺盛,再加上大補元氣的黃芪,的確比靈丹妙藥還管用。
“功夫教授,國醫大師”全家人曰常喝養生湯
周信有,第三屆國醫大師,甘肅中醫藥大學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甘肅省名中醫。
愛舞刀弄槍,也愛哼小曲;寫得一手好書法,也治得好眾多病患;他是國醫大師,也是全國健康老人。在獲得第三屆國醫大師榮譽的教授中,甘肅98歲的周信有可謂是文武雙全。11日,記者前去拜訪周老,雖然已近百歲,他仍耳聰目明,思維敏捷。他的養生之道可用"運動氣血,涵養精神"概括。
【名醫檔案】周信有,第三屆國醫大師,甘肅中醫藥大學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甘肅省名中醫。
自創靜坐功頤養精神
一進門,記者發現周信有坐在沙發上休息。他的大女兒解釋,父親正在練功。周信有介紹,運動可促使氣血流通,還能促進新陳代謝,起到增強體質、防老抗衰的作用。
運動講究動靜結合。周信有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自己不再進行武術鍛煉,但武術不論哪一派,都主張"神氣合一",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以氣運身,神氣合一"。他通過摸索,研究出一套靜坐功。他認為,常常靜坐對頤養精神非常有益。具體方法為:
首先,寬衣松帶,身體端正,頭朝前,眼微閉,唇暗合,牙不咬,舌抵上腭;前胸不張,后背微圓,上腹內凹,臀部后突;兩手仰掌,放置大腿上;兩膝不并,腳位分離。
其次,呼吸自然,做到呼長而緩,吸短而促,求自然,把精力注意到臍下。
再次,靜坐以清晨或臨睡前為宜,遠離嘈雜環境,一次最好不少于30分鐘,入靜后要特別注意放松頭部和面部。靜坐結束后,需互搓雙手,使之變熱,再按摩面部以活血。
忙里偷閑時,周信有也做做氣功,叫一分鐘練功法。即平身端坐,以意導氣,引氣下行,意守丹田(臍下3寸),默念安靜,一分鐘即可,或再多幾分鐘,可以起到培養體內元真之氣的作用。
兩個經方治肝炎、冠心病
周信有擅長治療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冠心病。采訪中,他向記者介紹了自己的兩個經方,建議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對于各種病毒性肝炎,他用疏肝消積丸治療。組成為柴胡、當歸、莪術、黨參、炒白術、茯苓各9克,茵陳、丹參、黃芪、女貞子各20克,板藍根、五味子各15克。水煎服,日服2劑,亦可共碾為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日服3丸。該方能清熱祛邪,補虛扶正,活血祛瘀。
治療冠心病,則用益元通痹湯。將瓜萎、桂枝、蓽茇各9克,赤芍、川芎、郁金、廣地龍各15克,丹參、延胡索、生山楂、黃芪、淫羊藿各20克,細辛4克,水煎。將生水蛭粉4克(早、晚分服),放入煎好的藥汁里,能溫腎助陽,益氣通痹,活血祛瘀。
養生湯和藥酒每日不停
周信有認為,常見的老年病如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因營養過剩引起。因此,他十分講究飲食。他的大女兒介紹,每日父親吃飯耗時長,每口飯菜要咀嚼60下,再下咽。
現在,周信有每餐喜飲少量酒,但不酗酒。十幾年來,他常飲的藥酒主要用枸杞、生山楂、女貞子各50g,配以2.5kg高粱酒浸泡1周,該藥酒可以防老降脂,軟化血管,扶正抗癌。每日中、晚餐飲2-3小杯,每餐不超過一兩。家人都愛喝這酒,三女兒還因此將體弱的身體調養好。他建議,老年人氣虛,可適當添加人參、黃芪或何首烏補血氣。
除了藥酒,有碗湯,周信有家每日中午必喝:將木耳、竹蓀、香菇按2∶2∶1的比例,再加上5-6個海米(海產白蝦、紅蝦、青蝦加鹽水焯后曬干產品),一起熬15分鐘后食用。木耳益氣強身、活血、潤腸,竹蓀補腦寧神、降血壓血脂,香菇抗癌、補充氨基酸,海米補鈣,長期食用增強免疫力。
此外,周信有的大女兒介紹,父親還指導她每日煎煮全家都服用的養生湯方,成分為:丹參、枸杞各20克,黨參15克,甘草、黃芪各10克,再加3-5枚大棗,浸泡一晚,次日早上煎煮半小時,溫服。該湯方對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有很大幫助。
每道食材各有烹飪方法
生活中,周信有是個有心人。他總結出一套適合家人的食材食用方法。
國醫情趣
京劇票友唱戲養生
周信有愛好唱京劇,每周必有一兩個下午,約幾位老友到家中相聚。他認為演唱能培養樂觀情緒,唱的過程中,氣發丹田,由下達上,由于不斷地運用丹田之氣,還可增強肺活量,改善和加速氣血運行,這實際上是屬于中醫養生方法之一,即"呼吸吐納"的養生方法。
國醫大師教你清肺八大招
肺在五臟六腑中的地位很高,《黃帝內經》中說:"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也就是說,肺相當于一個王朝的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宰相的職責是什么?負責了解百官、協調百官,事無巨細都要管,所以《黃帝內經》中又有"肺朝百脈"之說,也就是全身各部的血脈都直接或間接地匯聚于肺,然后敷布全身。另外,在人體五臟六腑中,肺的位置最高,它負責氣的宣發肅降,中醫有"肺為水之上源"之說,一旦肺熱或肺寒,宣發肅降功能失調,人的氣機運行就會受阻,人就會生病。因此,我們必須要好好養護我們的肺。
我們將30位國醫大師的養肺經驗加以概括,總結了以下8條,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1.笑能清肺,平時多笑一笑
李振華教授提出了"笑能清肺"的理念,他認為:笑能使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大,胸肌伸展,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氣機的升降,消除疲勞,驅除抑郁,解除胸悶,恢復體力,使肺氣下降,與腎氣相通,并增加食欲。清晨鍛煉,若能開懷大笑,可使肺吸入足量的大自然中的"清氣",呼出廢氣,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心肺氣血調和。
2.蛤蟆功,讓你的呼吸系統更強大
蛤蟆功是一套傳統的健肺功法,這種功法可以有效地鍛煉人體的呼吸系統,只要堅持每天1次,每次練20分鐘即可。具體方法為:雙腿跪在床上,雙手壓在床上,身體前傾,全身放松。用鼻子深吸氣,同時肚子往外鼓,氣在丹田停留1分鐘,然后用嘴呼氣,同時癟肚子。
如果想讓蛤蟆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最好在每天下午的5點到7點做這套動作。另外,在練功的同時,最好聽比較安靜、令人心情愉悅的音樂。
3.飲食養肺這樣吃
要養護肺,應注重飲食,多吃蒜。中醫認為大蒜味辛、性溫,可健胃、殺菌、散寒,適合于肺病患者食用。另外,飲食養肺還應多吃玉米、黃豆、黑豆、冬瓜、番茄、藕、甘薯、豬皮、梨等,但要按照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適量食用。
4.養肺不要忘了肺經
肺經是人體非常重要的一條經脈,它起于中焦,向下絡于大腸,回過來沿著胃上口,穿過膈肌,屬于肺臟。有人總覺得氣不夠用,有吸不上氣的感覺,這個時候就可以點揉太淵穴。此穴為肺經原穴,補氣效果尤佳,位于手腕部位,手腕橫紋之橈側凹陷處。另外,肺經上的孔最穴對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和扁桃體炎效果不錯,還能治療痔瘡??鬃钛ㄔ谇氨壅泼鏄飩?大拇指方向),在尺澤穴與太淵穴(腕部動脈搏動處)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處(手腕至肘共12寸,按比例取穴)。
5.這樣洗澡就能養肺
國醫大師強巴赤列認為,冷水浴、冷熱水浴對肺臟健康有很好的作用,但要講究方法。
(1)冷水?。杭从玫陀?0℃的冷水擦洗全身。中老年人開始進行冷水浴鍛煉時,最好選擇在夏季,先用低于體溫的35℃的水進行鍛煉,隨著機體的適應逐漸降低水溫至20℃以下。身體條件較好者亦可參加冬泳運動。
(2)冷熱水?。合扔脽崴疀_洗全身,再用冷水沖洗,然后用毛巾將全身皮膚擦干直至產生熱感。冷熱水浴可以使全身的血管受到刺激,使血管既有舒張又有收縮,能增強血管的彈性,提高人體的抗寒能力。
6.運動養肺
國醫大師賀普仁教授認為,每天堅持跑步、散步、打太極拳、做健身操等運動,可增強體質,提高肺臟的抗病能力。
7.空氣清新才是養肺的關鍵
養肺,應注意保持周圍空氣的清新,因為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吸清呼濁,即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保證機體對氧的需求,所以日常生活中肺的養生保健最重要的是周圍空氣的清新。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單位,多開窗通風,保持環境整潔,不要讓污濁的空氣長時間在屋里滯留。
8.任繼學教授的養肺三法
(1)摩鼻護肺法:可取任意姿勢,將兩手拇指外側(即大魚際)相互摩擦生熱,有熱感后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20次(迎香穴位于鼻唇溝與鼻翼交界處),每天按摩1~2遍。經常摩鼻能有效預防傷風感冒,對體質差、對冷空氣過敏的人非常有效。
(2)摩喉護肺法:端坐于椅上,仰起頭,頸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雙手交替按摩30次為1遍,可連續做2~3遍。這種方法可以利咽喉,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3)捶背護肺法:端坐于椅上,腰背部保持直立,雙目微閉放松,雙手握空拳,反捶脊背中央及兩側,各捶3~4遍,捶背時要閉氣不息。同時叩齒5~10次,并緩緩吞咽津液數次。捶背時要從下向上,再從上到下,沿脊背捶打,如此算1遍。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兩側。這種方法可以疏導肺氣,通脊背經脈,預防感冒,同時有健肺養肺之功效。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