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927年8月1日凌晨兩點,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84年的風雨歷程,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新中國的成立、中國的解放事業、抗擊外國侵略和幫助鄰國作出了巨大而艱苦的努力和偉大的貢獻。為慶祝建軍節,本期我們特別為讀者奉上五位開國元帥的養生秘訣。
善制怒精書法愛運動
朱德養生三寶
朱總司令生于1886年,逝于1976年,享年90歲。他的醫生們總結了朱老總的養生三法是:性情超脫,善制怒;書法棋藝,調氣血;酷愛運動,養體魄。
朱老總天性樂觀,胸懷廣闊,不易沖動。試想,一個胸懷里裝得下浩瀚大海的人,焉能不長壽?
朱老總一生酷愛書法。晚年時,他堅持每天練半小時毛筆字。書法既是一種精神調理,又是獨特的身體運動。朱老總寓情于詩詞,在黨內外成為佳話。"北華收復賴群雄,夢世入運常答風。自信揮戈能退日,江山依舊戰旗紅。"這首詩正是他豪邁精神的寫照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印證。
體育鍛煉也是朱老總長壽的法寶。長期的軍旅生活,使他一生重視體育。在延安,他50多歲時,還能在籃球場上靈活地跑動。解放后,他仍然堅持散步、爬山和游泳。
朱老總在生活中還經常給自己創造鍛煉的機會。步入老年,他把辦公室、臥室設在二樓。工作人員考慮他年事已高,一天下來要上下樓很多次,很不方便。因此打算把他的臥室、辦公室重新布置在一樓。當工作人員向他報告時,他沒有同意,并風趣地說:"住在樓上,樓下吃飯,上上下下,強迫鍛煉。"
聶榮臻長期保持標準體重
許多朋友問我:"你為聶帥做了20多年的保健醫,他老人家長壽的經驗有哪些?"的確,在十大元帥中,聶帥是有效壽命最長,生活質量最高,也是最后離開我們的,受人尊敬的元帥,享年93歲。
聶帥面對疾病和生死,始終保持平和心態。每當聶帥從病危中被搶救過來,他都會幽默地說:"我又到閻王爺那里報到了一次,他還是不收留我,說我還有些事沒做完,又打發我回來了。"
聶帥膳食結構非常合理,體重長期保持在標準范圍之內。到了冬天,聶帥愛吃涮羊肉,每周只吃1次。實際上,他每次涮不了幾片羊肉,主要是涮青菜、蘑菇、豆腐、粉條之類的素食。
聶帥嚴格遵守作息時間:早上6點半起床,午休1小時,晚上10點睡覺,雷打不動。他還很注意運動健身,主要是散步,身體條件好時,每次走1個多小時,每天兩次。80歲后,每天的散步就分成六七次,三餐前后及睡前,每次10—20分鐘。
徐向前一輩子很簡樸
徐向前是出自黃埔一期的元帥,是十大元帥中唯一的北方人,是個性最為隱忍的元帥,也是唯一會織毛衣的元帥。
徐帥享年89歲,他的高壽正是緣于他生活中的心靈手巧、愛好廣泛。他通攝影、喜戲曲、會樂器、能縫補、善手工、愛讀書、好書法。
徐帥平常話不多,生活簡樸,不講究吃穿。一生說五臺話,愛吃山西飯,沒有官氣,人稱"布衣元帥"。
他的女兒徐魯溪找出那張她最喜歡的照片。照片上的徐帥身著便裝,戴著眼鏡,一臉慈祥,衣服上的補丁清晰可見。徐魯溪說:"這是爸爸自己縫的。"這張照片拍攝于上世紀80年代后期,那時在大街上,已很難看到穿補丁衣服的人了。
"他簡樸慣了,這是父親一生的風格特點。"徐帥的子女都認可"布衣元帥"的評價,這不單指他的生活習慣,還因為他一直堅持自己的理想,堅持共產主義信仰,從不動搖,樸素而執著。
劉伯承讀書讓大腦年輕
劉伯承元帥被譽為"儒將",不僅能征善戰,還善于總結學習,有勇有謀。他享年94歲,是開國元帥中最高壽的。
劉帥的養生方法是打太極拳和著書立說。每天晨曦微露的時候,劉帥就會步入院中打太極拳,一套接著一套,他的動作規范,如行云流水,從不馬虎了事,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這種生活習慣。此外,劉帥還花費大量時間鉆研古今中外的軍事著作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案例,親自審閱和撰寫了2000多份軍事教材。這種邊讀書、邊寫作,讓大腦經常高度運轉的方法,讓他在年屆90高齡時,仍然思維敏捷。
劉伯承元帥在晚年時的基本飲食原則是"三高二低",即高蛋白、高纖維素、高維生素、低脂肪、低糖。因此,在他的食譜中,蛋白含量較高的牛奶、瘦肉、禽蛋、豆類,以及富含高纖維素的水果、芹菜,維生素含量較高的胡蘿卜、動物肝臟等最為常見,而肥肉和精制糖就不受歡迎。
葉劍英足球跳舞都擅長
葉劍英元帥1986年病逝,活了89歲。葉帥屢次在關鍵時刻,堅持正確的方針,挽救黨、挽救革命、挽救國家。他的人生座右銘是:抓緊時間工作,擠點時間學習,偷點時間休息。
葉帥學識淵博,興趣廣泛。他的養生之道就來自于對文藝體育的熱愛。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葉劍英以"詩帥"著稱。18歲時葉劍英在東山中學寫下了"放眼高歌氣吐虹,也曾拔劍角群雄。我來無限興亡感,慰祝蒼生樂大同。"的詩篇。毛主席很欣賞葉帥的詩詞,1965年在給陳毅的信中寫道:"劍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學律詩,要向他們請教。"
葉帥重視體育運動對健康的幫助。他出生在足球之鄉廣東梅縣,足球踢得好。此外,乒乓球、爬山也是他的愛好。
抗戰時,延安物質生活雖很清苦,但精神生活卻很豐富,每逢周末都要舉行舞會,舞場上的葉劍英風度翩翩,舞技嫻熟。一位美國記者曾評論說:葉劍英的舞姿反映了情趣和藝術的結合。
對于養生,葉帥生前還十分注重飲食清淡,他認為,保證飲食中的甜、酸、苦、辣、咸五味的合理調配,會起到健康益壽的作用。
鄭板橋養生長壽的秘訣 做到這5點你也可以長壽
鄭板橋養生長壽有秘訣
鄭板橋的這些生活習慣充分體現了“固護脾胃”和“保養心神”的養生之道,這也是他健康長壽的關鍵所在。
黎明即起食白粥
這里包含三個重要因素:黎明時分、起床活動和食白粥,這其中蘊含著天人相應的中醫思想。
在太陽即將升起,自然界和人體陽氣開始活動的時候,人也開始起床活動。辰時(早晨7~9點)胃經當令,是消化食物的最好時間。白粥,也就是大米粥。根據五行理論,大米等谷物屬土,脾胃也屬土,谷物入胃易于消化吸收,因而可養胃,并能快速為全身生理活動提供充足的氣血。之所以“食白粥”,主要是考慮它最易消化吸收,適合早晨食用。
飯后散步千步宜
民間素有“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說法。其實,不論百步也好,千步也罷,都是一個約數,具體還要因人而異。
飯后適當運動,有利身體氣血暢通,可促進脾胃的運化。但如果運動過量,則會影響胃腸的血液供給,從而有礙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在胃中食物尚未消化的階段大量運動,其重力作用還易造成胃下垂。
《黃帝內經》中強調,飯后“四肢微動溫衣”,意思是說飯后伸伸胳膊抬抬腿,感覺到渾身微微發熱時,活動的“度”就達到了。
每天靜坐有定時
養生有三種境界:首先是養體,再進一步是養氣血,最高境界是養心神。 《黃帝內經》中有這樣一段話:“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边@段話是說,氣血充足,人體各種生理功能才能正常運行。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看東西、聽聲音、走路、拿東西等,都要消耗血氣,如果過多地通過看、聽、活動來愉悅精神,就會耗傷心神,氣血過多消耗在這些地方,對心神的保養就沒有足夠保障了。因此每天定時排除雜念、閉目靜坐,有助于保養心神。
可選擇早晚時分,每次靜坐10分鐘左右,然后配合揉按太沖穴(足背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還有助于緩解視疲勞。
遇事“糊涂”莫煩惱
消化科門診上的胃腸病,90%以上都是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過多的郁悶煩惱導致肝氣郁結,長期憂愁郁悶、思慮過多易耗傷心神,精神壓力過大導致周身氣血流通不暢,從而導致肝氣橫逆犯胃,傷及脾胃,有礙正常的脾胃功能,這時消化系統疾病就容易找上門來。
因此,保健脾胃、頤養心神強調放松精神,這和鄭板橋秉持的人生哲理“難得糊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糊涂”并非真傻,而是洞明世事,避開不必要的精神心理壓力,實為人生處世的明智之舉。量力而行,順其自然,遇事能拿得起放得下,才有助于身心健康。
睡前清心勿思想
中醫講,陽氣入陰,人就會睡眠,陽氣出陰,人即清醒。很多病人失眠,主要還是思慮過多,擾動陽氣、陽不入陰造成的。
睡前在床上聽聽柔和的音樂,全身放松、平靜心緒、掃除雜念,有助于較快入眠。失眠患者可以通過揉按三陰交(內踝尖直向上四橫指處)、太沖穴,或者熱水洗腳后揉按腳掌心的涌泉穴,都十分有助睡眠。
另外,老年人氣血虧虛,也容易導致陽不入陰而失眠,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藥物、針灸來補益氣血,從而改善失眠。
老人延年益壽的秘籍是什么 這些方法助長壽
梳頭
古醫家探明頭部穴位較多,通過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風、開竅守神、止痛明目等。早晚用雙手指梳到頭皮發紅、發熱,可疏通頭部血流,提高大腦思維和記憶能力,促進發根營養,減少脫發,消除大腦疲勞,早入夢鄉。
開窗通氣
保持寢室內空氣新鮮,風大或天冷時,可開一會兒,睡前再關好,有助于睡得香甜。但注意睡時不要用被蒙頭。
喝杯加蜜牛奶
古代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朝朝鹽湯,暮暮蜜?!本褪钦f早喝淡鹽開水,晚飲蜜糖水。據國外醫學專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進睡眠的l-色氨酸,睡前1小時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則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從而避免早醒,尤其對經常失眠的老年人更佳。
散步
平心靜氣地散步10-20分鐘,會使血液循環到體表,入睡后皮膚能得到“活生生”的保養。躺下后不看書報,不考慮問題,使大腦的活動減少,較快進入睡眠。
洗(搓)腳
民諺曰:“睡前燙燙腳,勝服安眠藥”、“睡前洗腳,勝服補藥”、“養樹護根,養人護腳”等等。國外醫學家把腳稱為“人體第二心臟”、“心之泵”,十分推崇腳的保健作用。祖國醫學認為,腳上的60多個穴位與五臟六腑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若能養成每天睡覺前用溫水(40-50℃)洗腳、按摩腳心和腳趾,可起到促進氣血運行、舒筋活絡、陰陽恢復平衡狀態的作用。對老年人來說,更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