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條微博轟掉愛爾眼科270億?失明的抗疫醫生艾芬杠上湖南首富
來源: 環球人物

一邊是抗疫英雄、弱勢患者,一邊是湖南首富、高利潤企業家,艾芬和陳邦的對峙,由此展開。
作者:江生
這次將湖南首富陳邦推向風口浪尖的是抗疫醫生艾芬。
陳邦是愛爾眼科創始人。愛爾眼科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民營醫院,一度被視為“民營專科醫院的成功典型”,在民間更是擁有“眼科界茅臺”的美譽。在2020年疫情對醫療健康行業的催化作用下,愛爾眼科股價在下半年逐漸被激發出驚人漲幅,截至2020年底,市值超過3000億元。
水漲船高。在霸榜湖南首富位置多年后,2020年9月,陳邦本人的個人資產漲至1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03億元),在當時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甚至超過了地產大王王健林和養豬大王劉永好。
然而,在經歷了2020年逆勢狂漲的高潮后,2021年1月4日,新年開盤第一天,愛爾眼科突然被澆了一盆冷水。
當天,愛爾眼科股價大跌8.91%,市值一天蒸發約270億元。這波下跌并非突如其來,早在元旦前后就有所醞釀。
2020年12月30日,艾芬一條自曝在愛爾眼科接受手術后視網膜脫落的微博,迅速引發熱議,元旦假期更是多次沖上微博熱搜。1月4日早上,愛爾眼科發布“否認責任”聲明,艾芬隨后嗆聲“避重就輕、推卸責任”,將雙方的醫療糾紛推向輿論風口,愛爾眼科股價應聲下跌。
目前,雙方各執一詞,武漢市武昌區醫調委正在介入調解這一事件。
一邊是抗疫英雄、弱勢患者,一邊是湖南首富、高利潤企業家,艾芬和陳邦的對峙,由此展開。

躲過病毒卻沒躲過眼疾
46歲的艾芬現在有兩個身份,她是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也是一個微博粉絲超過219萬的“初級網紅”。
2019年12月30日,艾芬在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的病毒檢測報告中圈出疑似“SARS冠狀病毒”字樣,并在有限范圍內做出了力所能及的提醒。2020年疫情期間,她帶領科室的200多名醫護人員奮戰在第一線,成為人們心中的抗疫英雄。

作為一名肩負責任感的醫生,艾芬自己可能從未想過,有一天她會以病人的身份,主動卷入一場醫療糾紛。
2020年5月,艾芬覺得視力下降,經人介紹前往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接受治療。為其看診的是該院副院長王勇。王勇稱其右眼患上了白內障,建議她換多焦晶體。王勇是湖北省眼科學會白內障學組委員、愛爾集團白內障學組秘書。
艾芬接受了王勇的建議,進行人工晶體植入手術,摘除了右眼晶體,植入了愛爾眼科醫院提供的右眼人工晶體,花費2.9萬元。
不過,術后的艾芬并沒有經歷王勇所說的右眼“眼前一亮”。視力在短暫回升后,又急速下降。過了一段時間,她感覺右眼就像被布擋住,左下角視野竟然直接缺失。
10月24日,艾芬在武漢中心醫院檢查發現,她的右眼視網膜脫落,視網膜周邊廣泛變性,累積到了黃斑。她只好去眼科做了針對視網膜脫落的手術,術后右眼幾乎什么都看不到,只能在家中休養。
事后,她從眼科同事那獲取的信息是,自己的白內障本身很輕,沒必要換晶體,如果能事先發現眼底病變,進行激光治療,就不會喪失預防視網膜脫落的最佳治療時機。而用激光治療眼底病變比植入晶體更有效,也更便宜。
11月30日,艾芬向愛爾眼科索要自己的術前白內障照片。而從王勇提供的照片中,艾芬沒看到虹膜粘連,且“白內障遠遠超過2個象限”,這是非常嚴重的癥狀。
“這一看就不是我的眼睛?!卑仪宄赜浀卯敃r自己的虹膜粘連還在,白內障程度沒那么嚴重。
隨后,艾芬繼續討要,院方則表示,資料并未保存,雙方僵持不下。
12月30日,艾芬在自己的微博“急診向日葵艾芬”中發布文章《再見2020》,其中寫道:“年頭僥幸躲過了病毒的侵犯,卻在46歲生日的第二天沒能躲過視網膜的脫落,右眼近乎失明。最讓我難受的是因為這個疾病不能用力,以后都不能抱二寶了。”

·艾芬2020年12月30日發圖文回憶2020年。
12月31日晚,武漢愛爾眼科發布聲明稱操作均符合醫療規范,全盤否認了艾芬的指控,隨后還聯系上艾芬,希望能上門看望,被艾芬拒絕。
艾芬認為,愛爾眼科術前沒有經過嚴格檢查,忽略了她的眼底病變,延誤了治療最佳時機。
一些眼科專家認為,若沒有進行細致的眼底檢查,會造成嚴重后果,比如,不考慮眼底病變就做人工晶體手術,可能會選錯人工晶體型號,加重眼疾。
艾芬是醫務工作者,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一些私立醫院還存在不規范的地方。醫療是服務于群眾的,它不是一個商品。我希望能通過我自己的事情,給他們敲一個警鐘,讓他們能夠有所顧忌?!?/p>

·艾芬多次發文質疑愛爾眼科的治療存在問題。

從兵哥哥到“60后”商界精英
這起醫療糾紛將愛爾眼科推上風口浪尖,其背后的資本大佬陳邦,毫無疑問成為輿論關注焦點。關于他最初創建愛爾眼科的那些塵封歷史,也被拿出來重新審視。
其實,陳邦也曾是一名眼疾患者。
1965年,陳邦出生在湖南長沙的一個軍人家庭。從小到大耳濡目染,他把當兵作為自己的理想。
畢業后的陳邦如愿入伍,當了兩年兵,打算報考軍校時,卻發現自己是紅綠色盲。無奈之下,他去了一家國企工作。
彼時的陳邦年輕氣盛,總想做出點成就。上世紀90年代,市場發展并未成熟,不安于鐵飯碗選擇投身商海的人還少之又少。但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孕育出諸多知名企業家,比如李書福、馮侖、許家印,他們被稱為“下海潮的‘60后’企業家”或是“九二派”。
陳邦也是其中之一。當兵生涯給了他強大的自律精神和執行力,一旦決定從商,他滿腦子都在思考如何賺錢。有一次,他在商場購物,發現很多人都喜歡喝椰汁,但仔細一想,本地沒有椰汁,便認準這個商機,輾轉找到當時很火的海南椰樹牌椰汁,拿下代理權,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隨著飲料市場競爭加劇,陳邦的椰汁事業遇到瓶頸。此前,他到海南了解椰汁市場時,就發現房地產市場十分繁榮。他又果決地調轉船頭,開始投資房地產。房地產市場比椰汁生意來錢更快,陳邦很快成了億元戶。出門就開奔馳的他,春風得意。

·陳邦
然而,大起之后總伴隨著大落。1994年,海南房地產泡沫破滅,陳邦投資的房產受到波及。幾乎一夜間,他便從上億資產的富豪變成了一無所有的窮光蛋。曾有媒體報道,彼時的陳邦只能在廉價簡陋的招待所湊合過夜。
陳邦身心疲憊,大病了一場,住進了長沙市第三醫院。沒想到,這次住院卻成了他人生最大的一次轉機,為他在十多年后成為湖南首富打下了基礎。

靠“院中院”模式起家
陳邦的醫療生意經可以說是中國民營醫療機構發展的縮影。
那次住院之前,陳邦曾有一個鄰居是做眼科治療儀器租賃的。住院之后,陳邦卸下了所有工作,躺在病床上,想起了這位鄰居,“商業醫療是不是一個機會?”
30歲的陳邦經歷了大起大落,有一副破釜沉舟的姿態。他拿出3萬元積蓄,以“院中院”的形式,承包了長沙市第三醫院的眼科科室,還從國外引進設備和技術,開展近視檢查和常規近視手術。
什么是“院中院”? 這是指在公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中設立營利性醫療實體,或者承包醫院科室并自負盈虧的經營模式。
在大部分“院中院”模式盯上男科、婦科的時候,陳邦的眼科科室獨樹一幟,很快占有一席之地。而且,白內障手術和近視眼手術主要依賴儀器,同時也有市場,因此陳邦選擇的這條路得以快速擴張。

但由于醫療市場良莠不齊,“院中院”模式也催生了灰色產業鏈的形成。曾有一段時間,“醫師證、牌照可出讓,什么人都能開診掙錢”,這一現象被批為“掛羊頭賣狗肉”。
2000年前后,國家開始整治“院中院”亂象的同時,也下發了新政策,允許民營資本開辦營利性醫院。
陳邦順勢而為,用多種融資手段,包括融資租賃、信托等,賭上了全部身家,在長沙收購了一家公立醫院,又在沈陽開了第一家眼科醫院。
長沙和沈陽的醫院一度陷入過經營不善的危機,不過陳邦動用了曾在海南搞房地產時結識的人脈,費盡心機找到了合伙人,不僅扭虧為盈,還在多個城市開了連鎖醫院。
2009年,愛爾眼科成功上市,陳邦成為“民營醫療機構第一股”背后的男人。

·愛爾眼科上市現場,右一為陳邦。
至當年底,陳邦就在全國12個?。ㄖ陛犑校┰O立了19家連鎖眼科醫院,門診量、手術量均處于全國同行業首位,主要業務包括近視手術、白內障手術等醫療服務和配眼鏡等視光業務。其中,白內障手術作為核心業務之一,貢獻了相當一部分盈利。

“眼科帝國”會不會跑偏?
上市對陳邦來說只是階段性勝利,他的野心顯然不止于此。此后,他還鉆研出諸多新玩法,比如,并購基金。
并購基金是金融圈內比較常見的投資手法,就是通過收購目標企業的股權,以獲得控制權,然后再進行重組改造,之后出售,獲取利潤。陳邦的策略就是先投資處于成長期的眼科醫院,待其盈利穩定后再將其收購。
2014年,陳邦帶領團隊花1.2億元設立了兩個并購基金,在各地“培養”眼科醫院,還落實“分級連鎖”的商業模式,也就是讓省區、地級、縣級的眼科醫院去分別受理不同診治難度的醫療服務。

此外,在營銷策略上,陳邦也有獨門秘籍。他舍得在包裝和宣傳上花錢。根據金融信息服務企業Wind的統計,2019年,愛爾眼科銷售費用中有一半左右屬于廣告宣傳費。愛爾眼科采取在二三線城市連鎖擴張的模式,把在大城市司空見慣的眼科治療儀器帶到中小城市,加上高曝光度,迅速名聲大振。

專家式營銷也是策略之一。一名曾去愛爾眼科西安醫院就診的患者告訴《環球人物》記者,他曾患有眼疾,在朋友介紹下知道了愛爾眼科。當看到北醫三院第三醫院眼科中心副主任郝燕生也在愛爾眼科坐診時,他最終下定決心。
“現在大街上有那么多眼科,我也不知道怎么選,只好看名頭,一看是北醫三院來的,感覺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吧?”
記者檢索愛爾眼科官網,的確找到許多來自中國醫科大學、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等全國知名醫院的專家,他們在愛爾眼科的職位均為“某省份業務院長”或“總院長”。
陳邦的策略便是,招募業內專家,授予他們“省級總院長”的頭銜,以此給消費者一種地方醫院“由專家包辦”的印象。當然,有專家加持,也的確增加了醫院的實力,愛爾眼科漸漸得到患者青睞。
同時,愛爾眼科還與高校聯合,共辦醫院。此次接診艾芬的就是武漢愛爾眼科醫院與武漢大學合作共建的機構。

陳邦的生意經多管齊下,發展壯大勢頭漸盛。
據愛爾眼科官網顯示,其旗下的眼科醫院及中心數量達600余家,其中,中國內地500余家、中國香港7家、美國1家、歐洲80余家、東南亞12家。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研報數據,至2020年底,在愛爾眼科工作的醫生超過6000人,約占全國眼科醫生的25%。有人統計了2009年到2019年愛爾眼科的營業收入,10年間從6.06億元增長至99.9億元。
不過,在欣欣向榮的發展背后,陳邦還是被挖出了違規商業操作。
就在國家大力度懲治“院中院”后,愛爾眼科部分支系機構被爆出仍在進行暗箱操作。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通報了衛生部查處12家醫療機構涉嫌違法行為的情況,長沙愛爾醫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記者在愛企查檢索發現,長沙愛爾醫療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法定代表人是李力——系陳邦的湖南老鄉,也是當年和陳邦一起創辦愛爾眼科的元老之一,如今是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這家公司因私下承租科室,開設“院中院”非法行醫,被查處后注銷。

陳邦在接受采訪時曾說,自己的目標就是建立“眼科帝國”。如今,在“帝國大廈”雛形已經具備之時,抗疫醫生艾芬的一起投訴,讓建成“大廈”的醫療資本重新被放在陽光下檢視。
事故責任具體在誰,大眾還在焦急等待調查結論。但讓人細思極恐的一點是,如果此次事件的主角不是艾芬,如果她沒有足夠的號召力,如果沒有醫生專家在旁為她提供信息建議,僅僅是一個普通人成為事件主角,那么,結局又將是什么樣的走向?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