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不再關注國內外對飛蚊癥的研究進展。這里分享有效的治療信息。
Q1:頭面部不灸?
A:古人有其局限。明朝前流行都是直接灸,直接在皮膚上燒,化膿后痊愈,又痛苦又留疤。清朝開始才流行艾條灸。所以古代灸會強調禁灸穴。經馬氏的研究,禁灸穴可灸,間接灸即可。這寫在了馬氏的《馬氏溫灸法》中。
接下來分享療法。
該療法是溫灸。利用馬氏溫灸法,來自于上世紀一位天津的工人。他在求助中西醫十幾年無果后,利用溫灸治好自己疾病,成為一代灸療專家。百度可以搜索到他的名字和他的書。
天津名老中醫馬少群先生(1903—1992)曾在30年代以函授方式從浙江寧波“東方針灸學社”學習日本溫灸術,馬少群改進了日本溫灸術,自成一體創馬氏溫灸法,爾后九年,為人治病,雖然每每獲效,尚不知溫灸可治難病大癥。至1943年,相繼患美尼爾氏病,高血壓,神經衰弱,胃部不適,求治于中西醫,服藥達十二年之久,終歸乏效,幾乎喪失治療信心。在坐以待斃之際,經夫人啟發,再度研究溫灸以圖自治,實不得已而為之,不想,僅僅半年疾病就全部祛除,一年后體健,壽享九旬。并且在以后數十年里,馬老在臨床治病屢獲奇效,治愈大量疑難雜癥。最后的歲月里,有學生幫助出版了《馬氏溫灸法》。《馬氏溫灸法》或者《溫灸研究與實驗》,作者馬少群。
溫灸需要什么東西?
兩個小號溫灸罐,三條綁溫灸的布(一條2聯,兩條單聯),一斤艾絨,五十克灸藥。如下圖是灸器和布塊,協助你綁在穴位上。這樣可以溫灸時做其他事情。溫灸器具只要是馬少群設計的樣式就行,不一定要買天津的有很多廠家比如潮陽的也產這類型的溫灸罐。馬少群的設計圖在他的書中有。

這是布套和其他工具。四連布套沒有什么用。清潔劑也沒必要。防風打火機很好用。鏟刀會方便一點,拿個螺絲刀也沒區別。穴位圖沒必要,網上查就行。雙聯布套用來灸背部的腧穴,腎腧穴,肝腧穴。這兩個穴位效力非常廣。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