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經緯6月25日電 (熊思怡)“中國醬油第一股”焦頭爛額。
實控人又成“老賴”
6月24日晚間,ST加加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卓越投資”)及實際控制人楊振、楊子江、肖賽平因其個人債務糾紛被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執行標的約為3231.37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肖賽平系楊振之配偶,楊子江系楊振之子。
ST加加表示,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因其他妨礙、抗拒執行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可能對公司形象有負面影響,但暫時未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產生實質性影響。
近三年半時間,ST加加已先后6次披露控股股東/實控人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據天眼查APP數據,卓越投資累計被執行金額高達13.94億元;楊振被執行總金額13.60億元。對此,有投資者質疑,“大股東欠這么多錢干什么了?”


不僅如此,據ST加加年報,截至2024年4月30日,控股股東卓越投資及實控人楊振一家三口所持股份已全部被凍結,質押比例超過99%。
2023年6月,卓越投資被申請破產審查。ST加加近日公告稱,申請人的破產申請還在審查階段,法院是否受理該申請尚不確定。后續卓越投資是否進入破產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是否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動也存在相應不確定性。
“醬油第一股”掉隊
加加食品(即ST加加)創建于1996年,在創始人楊振的帶領下從湖南走向全國,后于2012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被譽為“中國醬油第一股”。
上市之初,加加食品股價高歌猛進,實控人身家隨之水漲船高。胡潤發布的百富榜數據顯示,2014年楊振以20億財富首次入榜,2015年楊振家族財富增至37億元,曾被人稱為“醬油大王”。
遺憾的是,在激烈的市場下,加加食品逐漸掉隊。Wind顯示,過去10年,加加食品營業徘徊在16-20億元;同期,海天味業營收由84.02億元增長至245.59億元,千禾味業由6.13億元增至32.07億元,中炬高新(廚邦)由23.18億元增至51.39億元……
面對市場質疑,楊振2020年底曾公開表示,“企業上市后發展緩慢,主要是因為2013年以來我個人投資套進去了,然后惡性循環,不斷地搞投資,沒有聚焦主業,所以錯過了發展時機,這個我責無旁貸?!?/p>
楊振當時還稱,“回歸主業回歸初衷,以‘醬油’作未來主要的戰略方向。未來五年,就是以減鹽生抽為主?!?/p>
但隨后三年,加加食品陷入持續虧損。財報顯示,2021年加加食品錄得上市首虧;2022年加加食品續虧0.80億元,虧損略有收窄;2023年加加食品再虧1.92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40.60%。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日前對媒體分析,其主業不強,副業太弱,戰線太長,也沒有太多的差異化;疊加其市場體量比較小,利潤比較低,話語權也不足;因此,在市場競爭持續加劇下,整體表現不佳。
代工廠因環保原因停產
現階段,加加食品既有“外患”,也有“內憂”。
4月28日,因2023年度內部控制審計機構中審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對公司2023年度內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加加食品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加加食品”變更為“ST加加”。
同時,加加食品獨立董事姚祿仕表示,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證據保證《2023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2023年年度報告》及《2023年年度報告摘要》涉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
5月7日,深交所向ST加加下發年報問詢函。歷經兩次延期,ST加加于6月12日披露《關于深圳證券交易所2023年年報問詢函的回復公告》。
回復公告顯示,ST加加委托關聯方寧夏可可美和寧夏玉蜜代加工味精,但代加工生產中,實際噸耗超過協議約定的標準噸耗。后因“未及時要求返還多耗用的材料損失金額,形成了資金占用”。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度,ST加加味精產品貢獻收入1.78億元,占比12.27%。其中,寧夏可可美、寧夏玉蜜委托加工產品占同類產品產量的比重為88.64%。2024年3月起,因環保問題,兩工廠生產系統已全線停產。
ST加加稱,公司于2024年5月20日與寧夏可可美、寧夏玉蜜簽署了《味精代工合同》的《解除協議》。委托加工業務解除后,公司將停止散味精銷售業務,繼續通過向其他味精企業采購的方式開展小包裝味精銷售業務。
ST加加還稱,小包裝味精銷售業務基本不受寧夏可可美、寧夏玉蜜停產影響。公司生產醬油、雞精類所需的味精原材料,也將繼續通過向其他味精企業采購的方式解決,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中新經緯APP)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