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蘄春訊(通訊員周金能 張海兄 龔清林) 路通了、有賺錢的產業了、家家蓋起了敞亮的新屋,舊貌換新顏......

說起農村近年來的變化,村民們笑的合不攏嘴。 “我自個成立了金新蘄艾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種了635畝蘄艾,年實現利潤50多萬元。今年準備又新發展一些,收入增加了不少,感謝黨的政策好!” 張榜鎮韓榜村70歲種植大戶魏陽金笑著說。產業扶貧帶頭人江仁志同志說:“干了五年、苦了五年,百姓富了、笑了,一切都值了”。
“一顆小草”造就一個欣欣向榮的產業
一顆小草,培育精準扶貧的大產業。蘄春為解決好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圍繞建設中國健康示范縣、國家中藥健康旅游示范區的發展定位和千億產業的發展目標,實施藥旅聯動戰略,把蘄艾作為縣域發展和產業扶貧的“雙引擎”,大力發展以蘄艾為主的中藥材、特色種養殖、鄉村旅游、光伏、農村電商、小型加工等“五大一小”特色扶貧產業,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資金扶持、訂單生產、技能培訓、勞務就業”等多種形式推動產業扶貧,全縣特色產業實際帶動貧困戶42319戶,帶動比率97.7%。

經過幾年的努力,大力發展了蘄艾、銀杏、再生稻、油茶、山藥、向陽桃、蓮子、茶葉、畜禽、小龍蝦等十大特色主導產業,實現貧困村特色產業全覆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至少有1項致富產業,136個貧困村每村均有一個主導產業,136個貧困村均有一個主導產品、一個特色產業基地、一家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增收。全縣16個深度貧困村共安排178個項目,縣財政整合扶貧資金1.44億元,村平900萬元用于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村級集體經濟和基礎設施得到了全面改善。尤其是蘄艾呈現全產業鏈爆發式發展,由幾十家家庭式作坊、幾百萬元產值發展到1850家涉艾企業,年產值50億元以上的規模,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亮點和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
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 托起農戶綠色致富夢

特色產業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通過企業規?;瘞臃N、合作社領頭種、“村長工程”帶頭種、農戶“六邊”生態種等模式,全縣2020年新發展蘄艾3.1萬畝,全縣蘄艾種植面積20.3萬畝,有千畝連片基地18個,百畝以上連片基地246個,蘄艾全產業鏈就業10萬余人,帶動3萬多個貧困家庭增收脫貧。如赤東鎮五斗地村蘄艾、酒鋪村再生稻,劉河鎮高潮村的白茶、蔡壽村的火龍果、劉河鎮財政所駐點曾沖村的茉莉花,獅子鎮貢畈村夏枯草、吳檀榜村蓮子,青石鎮高溪、龍溪村蘄山藥,向橋楊畈村向陽桃,檀林鎮、大同鎮茶葉,橫車鎮銀杏、稻蝦,蘄州鎮、張塝鎮蘄艾、稻蝦等均已發展成為鎮村扶貧優勢產業,貧困人口參與度高,帶動效果明顯。
蘄艾加工蓬勃發展。蘄艾生產加工企業565家,其中產值過1000萬元企業25家,過5000萬元企業7家,過億元企業2家。蘄艾產品已經形成艾灸養生、洗浴保健、熏蒸消毒、清潔噴霧、外敷保健、日用保健品、中間體提取、艾療器械等20個系列870個品種,擁有授權專利200多個,擁有核心知識產權的高新產品145個,擁有準、械、消、妝字號21個(李時珍醫藥集團擁有2個清艾條和1個藥艾條批準文號,有6家企業獲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在市食藥監局備案一類醫療器械冷敷類12個),蘄艾系列注冊商標970件,“時珍驗方”“時珍養生堂”等20多個產品被評為湖北名牌產品,“時珍”“李時珍”被評為湖北著名商標。年轉化鮮艾葉近萬噸,干艾葉(包括生產性倉儲)3.5萬噸。
艾灸養生推廣加快。全縣發展艾灸培訓機構19家,全國連鎖培訓機構發展到150家,累計培訓艾灸從業人員31000人。艾都職校倡導“個個是艾灸師,家家開艾灸館”的理念,培訓了300多名農村實用艾灸人才。在培訓機構的帶動下,全國艾灸連鎖加盟館4000余家,涌現了時珍艾灸、千年艾、蘄艾堂、李時珍養生體驗中心等品牌艾灸連鎖店。艾灸直接帶動3萬人就業,幫扶貧困戶就業5000余人。
創新工作聯結機制 助推農戶增收致富

突出高位推動。大力實施藥旅聯動戰略,實施品牌創建、產業擴張、產業脫貧三大工程,高位推進以蘄艾為主的大健康產業全產業鏈開發。把蘄艾產業作為大健康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做到領導向蘄艾產業聚力、要素向蘄艾產業聚集,政策向蘄艾產業傾斜。縣政府每年拿出5000萬元,扶持蘄艾企業發展;設立500萬元中藥材獎補資金,重點支持蘄艾種植;成立蘄艾產業協會,設立近億元蘄艾發展基金,成立湖北艾聯蘄艾基金有限公司,解決協會成員企業融資難問題。建設大平臺。在河西工業園規劃建設占地2100畝的蘄艾產業創新創業園,正在建設主工業區、蘄艾小微企業孵化中心、電子商務中心、中藥材交易中心、職業教育中心、養生體驗中心“一區五中心”,主體建筑已經建成4.2萬平方米,在建面積15萬平方米,諸多企業陸續簽約入駐了,蘄艾產業創新創業園整體建成后,每年可實現產值100億元,解決就業近萬人。
突出幫扶機制,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近幾年來,全縣產業扶貧聚力政府、市場主體、貧困戶三支力量作用,加強聯結機制建立,突出市場主體帶動。
一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推行“企業+基地+農戶(貧困戶)”“企業+基地(園區)+專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等發展模式,采取土地流轉、土地入股、基地(園區)務工等方式,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多渠道增收。截止目前,全縣已成立并運作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166家,共計帶動貧困戶34778戶,占全縣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的90%以上。如株林鎮石板巖村引進黃石百合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建設萬畝“藥旅小鎮”藥材基地,常年帶動200余戶貧困戶實現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二是能人大戶帶動。扎實推動全縣能人回鄉創業“千人計劃”,助力鄉村產業振興。三年來共引進能人回鄉建設項目294個,完成投資70.32億元,截至9月30日,全縣2020年新簽約能人回鄉創業項目88個,占全年市定目標任務的88%,協議投資額53.59億元,已動工建設項目81個,占新簽約項目的92%,完成投資額12.71億元,占協議投資額的23.7%。
三是“互聯網+特色農產品”帶動。推進“農村淘寶”電商平臺進村入戶,搭建“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網絡,助推蘄春蘄艾、蘄春珍米、蘄山藥、蘄春薏仁米、蘄春酸米粉、蘄春龍蝦等特色農產品成為帶貧增收明星。

聚力鄉村產業發展,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實施工作。加快推進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建設一個縣級蘄艾萬畝示范區,每個鄉鎮1個以上千畝示范片。制定了園區產業發展規劃。高位編制《蘄艾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年)》,對蘄艾種植、加工、培訓、艾灸養生、品牌宣傳等方面進行科學規劃。預計年底(2021年2月份)前完成項目總投資總工程量80%以上。核心區蘄艾綠色標準化示范基地、良種繁育基地、蘄艾收購點建設已經全面啟動,李時珍醫藥集團、湖北惠春蘄艾等4個大型蘄艾產業化龍頭企業蘄艾深加工、萬噸倉儲,以及培訓、三產融合等相關項目已實施完成本年度目標工程量。


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發展良好。2020年對全縣范圍內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進行旅游線路統計,以便充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延長農業產業鏈,帶動農村運輸、餐飲、住宿、商業及其他服務業的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致富農民,不少地方還催生了一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新型經營主體,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組織化、規模化程度明顯提高。結合各個鄉鎮地域特色,不斷創新發展,探索形成了向橋鄉棠樹嶺休閑度假區、檀林鎮霧云山生態旅游園、蘄州鎮龍泉花海、漕河鎮李時珍百草園等形式多樣、特色各異的新型休閑農業示范區,開辟了產業發展的新途徑。
責任編輯:鄧光耀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