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經濟網訊】(河南經濟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廖濤)南召縣梁溝村村民李偉早些年在河北省廊坊市置辦一家具廠,掙得人生第一桶金,小日子過得志得意滿。但2017年年初,他不顧家人反對,回到梁溝村流轉荒坡地種植600畝艾草,成立大艾艾草種植合作社,入駐村扶貧就業車間。
如今,他成立的大艾艾草種植合作社輻射帶動村里群眾種植艾草1000多畝,艾柱、艾條、足浴包等艾制品,每天通過電子商務銷售,月銷售額可達10萬余元,直接帶動貧困戶20戶。在梁溝村,像李偉這樣外出返鄉創業的青年先鋒有10位。他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激活農村經濟繁榮發展,自發成立青年創業協會,建立梁溝創業精銳團,成為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創業先鋒團”。
梁溝村是南召縣重點貧困村之一,人多地少,土地貧瘠,既無集體經濟,也無特色產業。群眾守著“一畝三分兒”薄地,難以發家致富,大部分中青年選擇外出闖蕩。
南召縣紀委駐村工作隊長張繼偉駐村以后認為,只有想辦法讓外出年輕人鳳還巢,把想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的青年人緊密地團結起來,鄉村振興才有希望。
31歲的郭長青是梁溝村在外創業有成的年輕人之一,在鄭州市代理4個飼料品牌。他回憶當時的情形說:“2015年除夕那天,窗外寒風凜冽,雪花飄舞。扶貧工作隊隊長召集30多名回鄉探親團聚的青年,談村情、談形勢、談現狀、談機遇、談未來。一個外鄉人能夠扎下根,把俺這里當成自己的家鄉,一心一意謀發展,他務實的作風深深打動了在場的青年人。大家聽得熱血沸騰,心潮澎湃,感覺回鄉創業有底氣,發展有依靠?!?/p>
梁溝村姜海洋、姜海軍兄弟倆原來承包“唐河-北京”長途客運線路,收入一般,聽說年輕人返鄉創業風生水起,2016年兄弟倆返鄉投資200萬元成立了南召縣鑫達養殖廠,建立4座雞舍,養雞2.5萬只,成立姜氏生態黑豬養殖廠,飼養本地黑豬500多頭,成立南召縣楊燕家庭農場,種植精品花卉苗木、優質桃樹260畝,并安置6戶群眾長期務工,戶均年收入3000元。
創業星火燎原,引燃磅礴偉力。來自臨鎮云陽鎮唐莊村的女青年王玲獻,帶著在北京務工的丈夫、女婿來到梁溝村流轉承包500多畝田地,投資200多萬元成立南召縣太山廟鄉云太蟠桃種植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周邊兩個鄉鎮、10個行政村種植優質蟠桃1500畝。今年夏季,合作社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建立數據庫,采取以產定銷的方式,聯系外地客商進入梁溝村有序采購,每天銷售20萬噸鮮祧,桃農高興地豎起大拇指直夸贊。
“梁溝村67戶貧困戶,經過‘創業先鋒團’創業力量的幫扶,3年時間脫貧41戶,剩下的16戶貧困戶明年年底將全部脫貧摘帽!”張繼偉站在村部大院,望著今非昔比的梁溝村,未來的希望在心中升騰。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