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島門”市場闊——“跨越‘三重門’,黎錦向未來”系列觀察之二
■ 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金昌波
近日,備受矚目的“錦繡世界——2022年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織繡印染技藝精品展”在??诨馃衢_展,全國優秀傳統織繡印染技藝精品在此匯集,前來取經的海南布黎布舍品牌主理人陳孟麗觀展后直呼:“太美了!”
陳孟麗的公司主打黎錦元素的文創產品,深受游客喜愛,公司一年營業額達百萬元。
在展覽“錦繡海南”板塊,海南錦繡織貝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繡織貝)此次也選送多件融合現代設計與黎錦元素的時尚服飾參展。作為海南黎錦行業的頭部企業,錦繡織貝一年的營收達到千萬元。
沿著“錦繡海南”展區往里走,即可看到浙江臺繡服飾有限公司負責的臺繡展臺。展臺不大,圍觀的人卻不少。僅半天時間,展品就售出大半。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作為浙江臺繡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這家公司一年的營收可達兩億元。
百萬級、千萬級、億元級,單個公司的經濟收益折射出的是一項技藝的產業化、市場化程度。如此“指數級”的差距,給人們帶來對黎錦產業化發展上的深刻思考。
游客在選購非遺文創商品。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契合市場需求
開發大眾非遺商品
7月4日,記者來到布黎布舍位于五指山市區里的實體店,印有黎錦紋樣的各類文創產品琳瑯滿目。安徽游客李麗和朋友一人買了一把印有黎錦紋樣的遮陽傘,“很有黎族特色,也非常實用。”
從2014年起步,如今,陳孟麗設計的黎族文創產品已超過100種,印有黎錦紋樣的遮陽傘、度假裙等,是其店里的熱銷款。
來到省博物館的海博堂,記者看到,結束參觀的游客們往往會來到這里挑選幾件文創產品留作紀念。同樣,黎錦文創產品成為不少人的首選。
“大件純手工作品價格昂貴,選的這個印有黎錦紋樣的絲巾,價格劃算,平時也能用得上。”游客張伶俐一邊說著一邊展示著自己挑選的絲巾。
一直以來,限制傳統手工藝產品及其文創產品銷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價格。因為純手工制作,產品往往價格高,令普通人對其望而卻步。
“開發大眾非遺商品,就要讓大眾買得起、買得到。同時,要按照市場的需求,通過‘現代生活用品+非遺文化+非遺技藝’的理念開發現代生活非遺商品,讓越來越多的非遺商品得到市場認可?!笔÷糜紊唐放c裝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明哲說。
近年來,相關企業愈發認識到價格、功能對于黎錦及其文創產品市場化的影響。也正因為此,大家通過設計研發純手工黎錦、包含部分黎錦的產品以及印有黎錦紋樣的文創產品等不同類別的產品,來清晰實現價格區間的劃分,讓黎錦及其文創產品可以契合各個消費群體的需求。
不過,看似琳瑯滿目的黎錦及其文創產品市場,一些問題日漸凸顯。
“同質化過高?!焙D蠋煼洞髮W美術學院院長張引直言:“很多公司會下單給合作社,如此一來,紋樣的樣式就高度依賴于織娘。這就造成了黎錦產品或產品中的黎錦紋樣等元素千篇一律?!?/p>
張引近年來致力于黎錦及其文創產業的設計能力提升。他告訴記者,在省旅文廳的支持和指導下,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正牽頭搭建運營黎錦設計師及設計服務平臺?!捌脚_一端面向企業了解需求,另一端則匯聚清華美院、北京服裝學院等設計人才資源,充分實現設計與產品生產的有效對接。”張引表示,未來,平臺將不僅為企業提供產品本身的設計,還將為企業提供品牌標識、門店設計等全套設計方案。
“產業設計能力提升了,產品才會受到更多消費者的歡迎,黎錦跳出海南,闖更大市場的底氣也更足。”張引說。
規模小、設計弱
制約產業化發展
除了市場化,黎錦發展還面臨著產業化的問題。
業內人士指出,產業化意味著全面的市場化,要求產業達到一定的規模。
但單打獨斗、不成規模,始終是黎錦做大做強的一個障礙。
錦繡織貝總經理滕若鑌介紹,目前公司批量生產織錦,仍由合作社來完成。
陳孟麗的布黎布舍現有28名員工,其中三分之二是織娘。除了自家織娘制作產品,也采取“工廠+合作社”的生產模式。
不難發現,合作社是我省黎錦及其文創產業里的重要一環。
記者走訪了黎錦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劉香蘭和東方市市級傳承人白玲組織的合作社,員工分別為60人、24人,均為織娘,業務主要靠接單生產。
省旅文廳提供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初,我省產銷一體的黎錦合作社增至40家,進行黎錦生產的企業超過10家。但從規模上看,無論是企業還是合作社普遍都不大,過百人規模的團隊并不多見。特別是合作社,更偏向于手工作坊。
這樣的現狀,對黎錦的產業化造成影響。張引所指出的“同質化過高”,其背后反映的正是設計力量的薄弱?!坝捎诠疽幠P ①Y金不足,大家難以推動設計產業化,高端設計師也相對匱乏。”張引表示。
在生產環節,滕若鑌也向記者道出了一些“尷尬”:“我們把黎錦交給海南的黎錦合作社的織娘們來完成。對于批量生產的部分,我們則與省外的制衣工廠合作。以服飾類為例,省外工廠規模大,成本也低。”
正如業內人士所言,設計、生產等產業鏈上關鍵環節的薄弱和缺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黎錦的產業化發展。
線上線下發力
拓寬銷售渠道
“有新的訂單?!彪S著手機傳出的提醒聲,陳孟麗點開抖音平臺,趕忙處理起來。除了自己進行線上銷售黎錦文創產品外,她還將產品送去五指山市旅文局開設的電商服務中心,請他們幫助代銷。
陳孟麗介紹,在公司一年近百萬元的營業額中,線上訂單已經占到了三成?!半娚淌欠浅V匾囊粋€渠道,很多游客離開海南后,會選擇在線上購買。”
有著豐富線上銷售經驗的微信公眾號“微泰州”負責人湯麗,去年10月參加海南自貿港考察采風活動時,對東方市千人織黎錦活動贊嘆不已,“如果能走出島外,讓更多人認識和熟悉黎錦,會更有利于它的發展。”
推動黎錦向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絕不能局限于島內市場,必須把生意做到國內大市場,甚至是國際市場。
“越來越多人的認可讓黎錦跳出‘島門’?!彪翳\說,跳出“島門”的方式,既可以是企業通過不斷創新設計,讓更多游客來島內購買產品,也可以通過電商等平臺,拓寬銷售渠道,讓黎錦走進島外市場。
采訪中,記者走訪我省多家設計制造黎錦及其文創產品的公司、合作社,雖然不同程度上都有涉及電商,但由于缺乏專業化運營隊伍,線上業績都表現平平。
而在這方面,苗繡、蘇繡等布局較早,已經探索出成熟模式。
貴州黔東南州施秉縣是著名的“苗繡之鄉”,有繡娘萬余名。近年來,當地啟動“把繡娘請回家”項目,對苗繡進行重新包裝和定位,引入杭州的外貿企業和電商策劃平臺,線上、線下聯動推廣。
同樣,作為蘇繡發源地,蘇州鎮湖街道不僅打造了繡品街,也為繡娘和企業經營者們提供電商培訓。截至目前,轄區內經營主體在淘寶、抖音等線上平臺開設“線上小店”約140家,成為全國最大的蘇繡生產和銷售中心。
楊明哲認為,發展線上業務,是助力黎錦“跳出”島門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他也指出,電商只是渠道,想要通過電商打開更廣闊的市場,其根基仍在于黎錦及其文創產品本身的質量和品類。
“一定要把產品做精、做好?!闭憬_繡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霞介紹,“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須有品牌意識,以文化創意賦能非遺技藝,不斷提升產品創意。傳統手工藝企業更要注重自主創新和原創研發,現在我們擁有專利43項、版權129項?!?/p>
對此,楊明哲認為,與云錦、蜀錦、宋錦、壯錦等四大名錦相比,黎錦的優勢在于特色文化突出,“黎錦要注重在創新開發中不斷豐富其使用場景。同時,通過各類宣介活動,加強宣傳營銷,打好文化牌?!保êD先請蠛??月9日訊)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