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木問村親子游樂園。馮海硯 攝
向著朝東的方向駛出離石城區大約兩三里路程,然后緊貼著靠右的方向轉彎鉆進一條深溝,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隱隱約約看到一個小村莊。村莊“隱藏”在這里好多年了,卻名不見經傳。
這幾天,這個村名氣大了!
“離石區田家會街道木問村親子游樂園試運營啦”。9月21日,是傳統佳節中秋節。當天,在市民朋友圈,抖音、快手等平臺,這則消息被火爆刷屏。
木問村距離離石城區不到十公里的樣子,離街道所在地也就三五里的距離。一條鋪設了柏油的循環公路硬生生地縮短了村里與市里之間的距離。城鄉公交車也通到了離村不遠處的地方,村民出行方便,地理環境優越。然而村里人一直搞不明白一個實事:多年來,村里卻是城周邊有名的貧困村。離石轄區的很多人沒聽過這個村,聽過的人第一感覺就是這個村“窮”。
“田家會家點燈咧,木問村家起身咧。”這是流傳在田家會街道上比較有名的一句地方諺語。大概要表達的意思就是每逢街道集市、廟會,住在街道上的人們都點燈吃飯了,木問村趕集、趕廟會的人們才陸陸續續回家。從另一個層面折射出村里人的生活條件的艱辛。
“過去,村民們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收入寥寥無幾?!痹诖謇锷盍舜蟀胼呑拥?0多歲馬威老漢見證了村里的變遷歷程。當天,他向記者介紹道,“村里的地不算多,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以前就是種些土豆、谷子、玉米等糧食作物,村民的收入很微薄,大部分時間還得靠著打零工維持家用,再看看現在,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了,村里種上了特色產業,建起了游樂園,越來越多的城里人來村里游玩,村里的變化可是大著咧!”
在馬威老漢看來,村里不僅是“改頭換面”,簡直就是“脫胎換骨”。9月21日當天,親子游樂園僅僅是試營業,就前前后后接待游客達到四五千人,村里的人開始學起了做買賣,一天收入就有幾百元。就這一個變化讓村里人看到了希望:“錢袋子鼓起來也不是件很難得事情,關鍵的是窮了一輩子的村子知名度一下子飆升了。”
然而,“脫胎換骨”的背后是“化繭成蝶”的陣痛。
“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離石區墅檉鑫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是木問村為發展特色產業注冊成立的一家農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宏勇最初提出要成立合作社的時候,村里很多人都持懷疑態度。一來覺得投資較大、收益卻見效慢,二來就是對產量、質量、銷路等問題缺乏信心。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張宏勇多次主動與相關部門和專業合作社對接,努力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帶領村民發展艾草種植。
張宏勇是地地道道的木問村人,大學畢業的他在外闖蕩幾年后,逐漸產生了回村發展的念頭。他更了解村里缺乏什么,也懂得鄉村振興離了產業就無從發展的道理。頂著村民們的質疑,張宏勇說通了部分村民先后種植上千畝艾草,打造了千畝艾草種植園?,F在村里的好多村民既當“田掌柜”,把耕種了大半輩子的幾十畝田地承包給了合作社,自己收取租金;又當“田白領”,不種地了就去合作社兼職打工拿工資。
在農村,合作社已經不是什么新事物。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中,農民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顯得勢單力薄。特別是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較低,一些農民往往只能是“小打小鬧”,不管種植什么,不是“種不成”,就是種著“不劃算”。合作社在穩定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為農民提供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組織小農戶“抱團”闖市場,幫助小農戶克服分散經營的不足,豐富統一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經營效率,給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更加旺盛的活力。
張宏勇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更看到了艾草產業帶來的巨大利潤,一鼓作氣回村里發展起了艾草特色種植,下一步,離石區墅檉鑫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還將建立產區研發基地,推廣產區品牌效應,延伸多元化特色產品,形成集生產、加工、研發、銷售、農民技能培訓特色農業產區,大力推廣科技進村,機械化大生產運動,提升產區經濟效應和產業發展,繼而發展艾草雞、艾草羊、艾草豬等養殖項目。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根,文化興旺是魂。這一發展思路被多年在外自主創業的村民張智勇嗅到了。作為木問村休閑生態農業園的負責人,張智勇把發展目標定位到了鄉村休閑旅游上。親子游樂園就是他走出的第一步。張智勇在與記者交談時,道出了更多設想:希望能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結合全市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打造,與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等相結合,融入旅游文化元素,一體規劃、連片開發,在把村里農副產品推銷出去的同時,持續加大文旅融合,在提升鄉村振興內核動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鄉村振興內涵發展。
只有產業發展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的路才可以走得更遠。張智勇一根筋認準了自己打造的休閑生態農業園的發展方向。
“沒有想到試營業第一天就迎來這么多游客,沒有想到就這么一個簡簡單單的項目,村里的名氣就出去了,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項目也可以帶動不少村民增收致富?!笨粗淮笈淮笈慰偷牡絹?,張智勇一連道出了三個“想不到”。親子游樂園雖然還沒有看到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實效,但是張智勇自己所期待的社會效益足以讓他驚異不少。
以打造休閑旅游和特色農業發展為基礎,從而推動鄉村振興。這只是鄉村振興發展中的一種常態模式。但不難看到這種模式已經在深溝中的木問村蕩出了活力、煥發出了生機。
隨著名氣的增大,這里的鄉村振興也在產業發展、文化振興的襯托下更生動、更有味,群眾富裕的路子也將越走越寬?。ㄓ浾?馮海硯)
呂梁日報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