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鄒永勤 “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對鋰的需求增量將持續增長,不排除某階段會出現增長變緩,但消費類鋰電池增長穩定?!?2月6日,在第10屆中國(深圳)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副會長張江峰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及全球對于鋰的需求將大幅度增長,預計世界鋰的產量與消費量每年增速約為30%。
張江峰此番言論的一個背景,是近期碳酸鋰的消費量正逐級走低,從7月份的5.34萬噸連跌3個月至10月份的4.80萬噸。與此同時,碳酸鋰現貨價格更是出現了“潰敗”走勢:從年初的51.50萬元/噸下跌至12月7日的10.80萬元/噸,年內跌幅高達80%。
12月7日,雖然碳酸鋰期貨走出全線漲停的大好行情,但現貨價格并未跟隨,而是以平盤報收。
碳酸鋰價格期現貨“循環加速下跌”
漲停了?漲停了!
12月7日,久跌成“熊”的碳酸鋰期貨罕見地走出了11個合約全線漲停的強勢行情,這是該期貨自今年7月21日掛牌上市以來的第二次全線漲停,上一次發生在10月12日。但10月12日的全線漲停,其后被證實僅僅是超跌反彈,并未扭轉碳酸鋰期貨的跌勢,這也使得投資者對12月7日全線漲停后的前景不太樂觀。
更讓投資者擔心的是,即使12月7日碳酸鋰期貨全線漲停,但碳酸鋰現貨價格卻不為所動,僅以平盤報收。而在此之前,碳酸鋰現貨正經歷著一輪驚心動魄、跌幅高達80%的大熊市。
通聯數據Datayes!的統計顯示,年內碳酸鋰現貨價格的巨大跌幅由兩輪殺跌行情組成。第一輪從年初的51.50萬元/噸開始,至4月份的17.30萬元/噸,跌幅約為66.41%。在經歷兩個月的小反彈后,于6月份31.60萬元/噸的位置展開第二輪下跌,至12月6日的10.80萬元/噸,期間跌幅達65.82%,且跌勢似乎仍未結束。
而在第二輪殺跌期間的7月21日,正是碳酸鋰期貨在廣州期貨交易所掛牌上市之日,但LC2401主力合約24.60萬元/噸的掛牌價此后卻成為其年內難以企望的高點。因為LC2401合約上市后便迎來一輪急跌,20萬元/噸、10萬元/噸等市場重要心理關口均輕易失守,至12月6日最低點時的8.57萬元/噸,區間最大跌幅約為65.16%。即便以12月7日的漲停價9.56萬元/噸計算,區間跌幅亦高達61.14%。
雖然期貨、現貨雙雙大跌,但目前碳酸鋰期貨價格明顯低于現貨價格。那么,究竟是期貨市場的弱勢導致了現貨價格的下跌,還是現貨價格下跌的悲觀預期導致了期貨價格的崩盤呢?
圖表1:碳酸鋰價格與產量走勢圖

12月7日,鹽湖股份(000792.SZ)董事會秘書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期貨價格下跌,肯定對現貨價格是有影響的。
平安基金相關人士則對記者表示,碳酸鋰現貨和期貨實際上是在“循環加速下跌”,背后的核心原因是下游需求端不及預期,“最初是現貨價格下跌帶動期貨價格下跌,演繹到近期的加速下跌階段,資金的影響會更大一些,且目前實際成交的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差異不大,但是成交量相對萎靡”。
從期貨盤面來看,進入12月份后,碳酸鋰期貨的走勢呈現極端化。先是在12月4日和12月5日連續出現兩個全線跌停,且12月6日一度繼續大幅下挫,引發市場“三板強平”的擔憂,但其后卻在12月7日戲劇性地全線漲停。漲停、跌停、“三板強平”,這些敏感詞匯連在一起,在期貨市場上往往意味著存在資金操控的可能性。
而另一個與資金相關的異?,F象,則是LC2401合約在臨近交割月時,其持倉量仍然居高不下。廣期所的數據顯示,LC2401合約自上市以來其持倉量不斷增加,從7月21日的5854手增加至12月5日的150080手,雖然經歷了12月6日的觸底反彈和12月7日的全線漲停,其持倉量略有下降,但仍然高達124068手。
“這確實不尋常。按理現在都將近12月中旬了,LC2401合約的持倉量應該大幅下降從而完成主力合約向交割月的過渡才對?!辟Y深期貨市場人士李軍向記者表示,對于一個月消費量只有幾萬噸的品種來說,不太可能出現十幾萬噸的交割量(1手碳酸鋰期貨對應的是1噸碳酸鋰)。
“到目前為止,廣期所的注冊倉單才40手,顯示法人戶的交割意愿并不太強烈,這十幾萬的持倉應該有很大一部分是屬于投機性質的。由于個人戶持倉不能進入交割月,這么多的持倉量需要在短時間內消化掉,是很容易出現極端行情的,這很考驗監管層的能力。”李軍如此表示。
消息面上,廣期所在12月4日和12月5日連續下發通知,對LC2401合約進行了提高保證金、提高手續費、限制單日開倉數量等調控手段,均于12月6日起執行。而12月6日,廣期所在其官方微信進一步發文強調,LC2401合約已進入交割月前月,若出現客戶持倉超限情形將進行強平;同時,個人戶持倉進入交割月屬于違規行為,交易所也將依據規則進行強平。這些措施反應在盤面上,12月6日和12月7日LC2401合約的持倉量開始下降,調控效果開始顯現。
而一份在業內流傳甚廣但未經證實的“碳酸鋰交割培訓紀要”文件顯示,廣期所在被問到LC2401合約會不會發生逼倉情況時,強調稱“大家要相信交易所的風控能力,不要去輕易相信市場傳聞的一些信息,交易所和期貨公司都有積累非常豐富的經驗,不可能發生逼倉這種大的市場風險”。
需求難以匹配供給釋放速度
極端行情下的市場往往對消息面極度敏感,這在碳酸鋰期貨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12月1日,科達制造(600499.SH)公告顯示,其參股公司藍科鋰業目前產能為3萬噸/年,未來將提高至5萬噸/年左右,且其每噸生產成本僅約3萬元。當天,LC2401合約大跌6.74%,其后兩天連續跌停。
12月6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副會長張江峰公開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及全球對于鋰的需求將大幅度增長,預計世界鋰的產量與消費量每年的增速約為30%。當天,LC2401合約在一度大跌9%探低至8.57萬元/噸的情況下逐級反彈,并于12月7日強勢漲停收報于9.56萬元/噸。
“商品的價格由供需所決定,碳酸鋰也不例外。供給方面,由于碳酸鋰過去的大幅漲價吸引了企業的大規模擴產,這些產能在近期迎來大規模釋放,而需求方面卻旺季不旺?!辈r基金權益投資四部投資總監助理兼基金經理郭曉林對記者表示,正是由于總需求難以匹配過快的供給釋放速度,從而導致供過于求現象出現,促使了本輪碳酸鋰價格的下跌。
通聯數據Datayes!的統計顯示,受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增長提振,碳酸鋰的單月消費量從2020年2月份0.63萬噸起步,開始急劇增加,至2022年6月份達到5.89萬噸,增長了約9倍;其后則停滯不前,2023年10月份這一數據為4.80萬噸,自7月份以來已連跌3個月。
在此背景下,2021年以前價格長期徘徊在10萬元/噸之下的碳酸鋰,亦開始走出井噴行情:從2020年7月份的約4萬元/噸起步,一路漲至2022年11月的近60萬元/噸,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漲幅高達15倍;其后便迎來了一輪暴跌行情。從時間跨度上看,碳酸鋰價格牛市的啟動和結束,均晚于消費量半年左右。
而在碳酸鋰價格扶搖直上之時,由于各路企業開始競相進入這個領域從而使得產能擴張、產量大增。產量方面,2020年2月份碳酸鋰的單月產量僅為0.66萬噸,到了2022年6月份則增長至3.2萬噸;其后跟隨消費量的停滯不前而略作休整,但在2023年1月份開始繼續攀升,至2023年10月份已躍升至3.99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碳酸鋰的產能為44.49萬噸/年,到了2023年已經增長至61.84萬噸/年,意味著當前仍然有不少產能是閑置的。而且,雖然當前碳酸鋰價格已經過一輪巨幅暴跌,但由于和成本仍有一段距離,所以不少廠商在繼續選擇擴產。
比如天賜材料(002709.SZ),該公司于12月6日發布公告稱,同意子公司天賜資源循環使用自籌資金投資建設“年產3萬噸碳酸鋰項目”,項目建設周期為14個月。
此外,鹽湖股份亦有一個4萬噸/年的碳酸鋰項目正在建設中。當被問及為何在價格大跌的情況下仍然投產時,該公司董秘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表示:“之所以在價格大跌的情況下仍然繼續擴產,是因為我們有成本的相對優勢。打個比方,就算碳酸鋰的價格跌到5萬元/噸之下,我們還是有盈利的”。
對于明年的碳酸鋰價格,郭曉林表示,供過于求的矛盾還將更為嚴重,價格中樞大概率會繼續下行,“但同時鋰價下跌也會刺激需求,同時減緩鋰開發企業資本開支,因此明年鋰價大概率會企穩見底”。
平安基金方面亦認為,在中性預測下,2024年供給增量大約為40萬噸,需求增量大約為30萬噸,行業過剩會進一步加劇,且目前供給端暫無出清信號,整個行業仍然處于走向周期底部的階段且磨底暫時還沒有完成。在價格判斷上,預計明年需求對應的邊際成本大約為每噸7萬元至8萬元,本輪碳酸鋰價格的底部可能也在這個位置附近。
產業鏈廠商期望價格穩定
隨著碳酸鋰價格近期的巨幅下跌,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都在密切關注其對產業鏈企業的影響。平安基金表示,碳酸鋰價格的持續下跌,相對利好的是終端需求,因為成本的持續下降會刺激終端需求的釋放,“但無論是對于鋰電上游還是中游來說,都會相對受損,上游價格端下降直接帶來利潤減少,中游會形成庫存上的減值損失,具有成本優勢的公司可能相對受損較小”。
12月5日,主營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業務的德方納米(300769.SZ)接受中信證券、博時基金等多家機構調研,在被問及“公司如何應對碳酸鋰價格的波動”時表示,公司會采取多種措施以應對碳酸鋰價格的波動,包括持續拓展鋰源供應渠道、加強采購和庫存管理、加快存貨周轉等。此外,該公司還計劃擇機開展套期保值業務,以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同日,從事新能源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及整車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孚能科技(688567.SH),在其發表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披露稱,“公司去年下半年的高價碳酸鋰采購較多,導致公司囤積較多的高價庫存,一方面影響了公司的利潤率,另一方面導致了資產減值,影響公司整體的盈利情況,目前該情況已經逐步改善”。
此外,振華新材(688707.SH)在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就“碳酸鋰作為公司原材料,價格大跌對公司利潤有何影響”的問題,以董事長侯喬坤為代表的高管層人士表示,碳酸鋰價格下跌,從長期來看有利于降低產品成本,減少采購支出,與此同時對存貨管理、采購策略制定等提出了考驗,因此碳酸鋰價格下跌對利潤的影響“需要綜合考慮”。
主要從事鋰電池產品的設計開發與生產經營的億緯鋰能(300014.SZ),其旗下的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產品均處于一線梯隊,其對碳酸鋰價格波動的態度應該具有代表性。12月7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該公司董秘辦公室,就碳酸鋰價格大幅下跌對公司業績的影響進行了解。
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理論上碳酸鋰價格的大跌對于下游的鋰電池企業而言是利好,但實際上由于定價模式等方面的原因,可能很難體現出來。
“比如我們,采取的定價模式是多元化的,就是針對客戶的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定價機制,比如第二聯運、一口價、返利模式等等。這樣的情況下,很難去衡量跌價對我們是不是有很大的利好,反而價格穩定才是對我們的最大利好?!?/p>
該名工作人員進一步強調稱,如果碳酸鋰價格能夠處于一種穩定、合理的態勢,其實更有利于鋰電池制造商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同時,上游材料的價格穩定,也有利于鋰電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