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劉慶鈞
寒露時節已過,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先烈東門診部謝波主治醫師建議,體虛怕冷人群現在就可以開始用艾灸、足浴等方式進行調理,讓我們的身體處于更好的狀態迎接冬天的到來。
艾灸:可灸足三里、大椎穴等保健穴
艾灸相應的穴位,就可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功能的作用。謝波建議,體弱人群可以在秋季通過艾灸溫經散寒,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
民間俗話說“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指的是艾灸足三里穴可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此外還可以艾灸膻中穴、神闕穴、關元穴、大椎穴、命門穴等保健穴位,起到增強人體抗病免疫力的作用,能夠達到中醫“防患于未然”“治未病”的目的,避免關節痛等痛癥以及氣管炎的復發。
現在網上有很多粗艾條售賣,粗艾條對于初學艾灸、找不準穴位者比較適合,另外粗艾條燃燒的熱量高、面積大,灸起來效率更高。但決定艾條質量好壞的并不是粗細,而是要看純艾葉在艾絨里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越好。劣質艾條也有粗的,但是里面艾梗所占比例很高,點燃煙很大,容易掉灰,灼傷皮膚。
足浴:脾胃虛寒可加干姜、桂枝
這個季節的中藥足浴,如素有脾胃虛寒可加入干姜、桂枝,可以溫陽驅寒,預防寒氣入體誘發胃寒痛的發生;患有寒腿痛可加入紅花、艾葉、參筋草,起到驅寒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一定程度加強對天氣變冷的適應性。
來源: 羊城晚報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www.nmrcqtjhp.cn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